日内瓦见闻

Posted by WT on February 19, 2020

GF1

到日内瓦已经3个月有余,很喜欢这里的湖水和空气,相比于帝都,的确显得优质不少。

这里的公共交通需要先买票,后上车,司机只负责开车,检票员偶尔会上车查票,如果逃票会罚款。一方面这是一种信任,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市民素质偏高。买票的设备在每个公交站都有,整日收到风吹、日晒和雨淋,质量可靠。公交站的电子屏可以显示下一辆公交到达的时间,比较准确,APP也可以查询到,比帝都好。但导航上,国内做的很好,就是同一个站名不同的公交停在不同的位置,国内能给出换乘的路线。在日内瓦只要是同一个站,Google地图就给一个位置,尤其是火车站和Rive,找站牌要走很远。公交车的座位旁边有一个按钮,需要下车的时候,按一下,门口的上方指示灯会变绿,下一站就会自动开门,车顶部的显示屏显示即将到站和接下来的几站预计到达的时间,有时候会延迟,但播报的到站都是正确的。

日内瓦也算是一个古老的城市,这边为了保护历史原貌,老城区不允许改建和扩展,都是几百年的老房子,有历史的韵味,但也导致道路比较狭窄,有的连两辆公交不能并行行驶,需要让路。这里的汽车很少鸣笛,除非绿灯了前面的车还不启动,变道超车的也不多见。这里豪车很多,BMW和奔驰是街车,公交、运输、急救车、警车、出租车都有奔驰,四季酒店门口就是车展。马路上有自行车道,很多人骑自行车上下班,是发自内心的喜欢骑行,锻炼身体的同时乐于为保护环境尽一份自己的力量。

手机信号没有国内的覆盖好,强度也不够。我们的国内手机卡和瑞士本地的手机卡在屋外有时都不能保证满格,屋内有两到三格已经很强了。日内瓦有多家运营商,比较大的有Swisscom、Sunrise和Salt,套餐也琳琅满目,需要甄别适合自己的套餐,计费周期也与国内以月为起始点,这里的起始点是你购买套餐的日期,从当天开始计算下一个月哪一天需要再次购买套餐,可以设置自动购买。

瑞士目前还没有加入欧盟,货币是瑞士法郎(CHF),基本所有的ATM可以直接使用国内的银联卡取瑞法,但不同的银联卡手续费可能不同,UBS在日内瓦每笔最多取1000CHF。这里的柜台业务需要预约,办卡一对一服务,单独的一间房间,面对面的交流,不像国内隔着冰冷的橱窗,但服务是要收费的。银行卡不会立等可取,需要邮寄,一封一封的,包括初始密码、卡,分开寄,估计完整的信息得一星期才能完成。

邮箱在这里很重要(和国内不同),银行卡、公交卡、各种税、各种快递都需要寄到你的邮箱,然后去处理,学校和单位的收发室仅接受少量的与工作相关的邮件。即使在学生宿舍,也有自己的邮箱,在某种意义上,邮箱是你居住在这里的证明。

工作日这里是周一到周五,银行也是(ATM除外),邮局和超市周六也开门,但周日是休息日,所有的商场和超市都关门,如果需要购物,需要在周日前完成。感觉周日更像是家庭团聚日,大街上周日人很少,仅有少量的商店和饭店开门营业。

上面提到了清澈见底的湖水,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这里的数据共享,Google可以实时获取公交信息和火车信息,公共交通的优惠卡可以做到瑞士统一,买了年票的再买半价卡,可以直接将信息写入到卡中,做到一卡走瑞士。目前国内也在做这一工作,但涉及到发卡的利益,不同的地方卡片不同。大学的身份卡也是全瑞士通用的,是另一个身份证,但基本用不到,工作日大门是开的,不用考勤和刷卡。学校的一个账户登录所有有权限的系统,尽管系统的UI没有国内漂亮,但很实用,基本上可以得到你需要的所有信息,公共计算机房的用户名和密码也是同一个密码,真正做到一键登录。选了对应的课程,学生可以在课程介绍页面获得对应的课件。

与国内喊博士、教授、主任和校长显得尊重不同,学校的老师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称呼名字,可能这样会显得更亲切。课题组的老师也没有像国内一样拥有个人独立的大办公室,组里的人在一起办公,一般最少2个人一个办公室,讨论有专门的会议室。工作内容不涉及零碎的报销和收发快递等事情,每个人需要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。

游行在这里很常见,阻止建高速公路,保护动物的,支持/反对加入欧盟或申根的。除此之外,由于日内瓦是联合国欧洲总部所在地,还是多个国际组织(WHO、WTO、WMO等)的总部,各式各样的游行几乎每周都在发生,尤其是UN的日内瓦断椅旁边 反对残害叙利亚人,反对侵害各自国家利益的游行和集会,这里的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。

GF2